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乌兰浩特市:织密就业服务网 就业环境“岗岗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20:17:00    

政策赋能、平台搭桥、技能铺路……就业促进行动开展以来,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聚焦企业发展和重点就业群体,通过一系列有力、有效的工作举措,不断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全力构建“岗岗好”的就业环境。

“明天还有招聘会吗?”“数字人直播带岗啥时候开播?”在乌兰浩特市人社局各新媒体平台上,求职者的留言和询问折射出就业服务的“高热度”。


乌兰浩特红燕送岗志愿服务队奔赴企业一线“入企探岗”


为破解企业招工难、群众求职难,乌兰浩特市积极开展入企探岗、线上带岗、访企拓岗,创新打造“乌兰浩特·红燕送岗”智能平台,上线AI数字人直播带岗功能,实时更新超千个岗位信息,实现“云端求职”24小时不打烊。同时,在线下组建“红燕送岗志愿服务队”,走进企业“入企探岗”,实地拍摄岗位视频、收集优质岗位,让求职者“足不出户看厂区、身临其境选岗位”。截至目前,线上线下累计服务企业3000余家,促成初步就业意向1400余人,“家门口就业”成为越来越多求职者的首选。

“企业发展离不开和谐的劳动关系,人社局把服务送上门,给我们普及了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就业补贴及免费培训等利民惠企政策,真是非常有用。”兴安盟尚泰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石林表示。

这几天,乌兰浩特市人社部门不断深化上门服务举措,持续加大入企服务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用工环境和社会氛围。

就业促进行动开展以来,乌兰浩特市打出政策“组合拳”。针对企业,全面落实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稳岗返还等政策,助力企业“轻装上阵”扩岗稳岗;针对创业者,推出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一季度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42万元,扶持8个创业项目,拉动就业36人,其中针对自主创业农民、退役军人等群体发放个人创业贷款192万元,带动29人实现就业创业,为就业“土壤”注入强劲动能。


“惠民工坊”免费培训居民手工艺品制作


用工环境好了,求职者和劳动者才会有更多“用武之地”。因此,乌兰浩特市人社部门大力开展订单、定向、定岗式职业技能培训,每季度开展企业用工需求与劳动者培训意愿调查,建立企业用工需求清单,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和劳动者意愿。从中式面点、中式烹调等传统技能,到电商直播、养老护理等新兴热门技能,一应俱全。同时,充分发挥“兴安家政”“孔雀羽毛工艺品制作”技能培训和劳务双品牌引领作用,整合全市家政公司资源,加快“兴安护工”“红城巧娘”等品牌建设,不断优化培训方式,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补充的模式,确保学员真正掌握实用技能,凭借一技之长在就业市场脱颖而出。截至目前,已实施病人陪护、网络创业、民族手工艺制作等培训19期,城镇就业技能培训38人,农民转移培训246人,创业培训309人。

此外,乌兰浩特市还依托社区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将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等3项高频业务下沉至全市55个社区,实行“一对一”就业服务,把公共就业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帮助就业困难人员申领灵活就业社保补贴387万元。



文字:梁子晶 张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