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锐评|最温暖的两个字,还是“民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0 07:54:00    

新重庆-重庆日报 评论员 王瑞琳

今年的全国两会,已经临近尾声。两会年年评,总见新看点,但年复一年,最温暖的两个字,还是“民生”。

暖从何来?也许你和我一样,被今年首次写入全国政府工作报告的四个字吸引了:投资于人。“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发放育儿补贴”……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民生福祉,是对这四个字最好的解释。

“投资于人”,为的是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涌向民生。从扩大就业到增收减负,从消费激励到居家养老——紧盯一个个关乎千家万户的实事要事,努力让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形成良性循环,我们的国家越来越用力了。

为什么要这么用力?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说的一句话,道出了全部因由: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正因谨记什么是头等大事、深知哪里是发展方向,“人”才会被放置到越发突出的位置,才会有越来越多冒着热气的故事和话语温暖你我的心。

在前几天举行的重庆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上,一只小猪“出圈”了。“荣昌猪”被全国人大代表林其鑫带到了北京,向全世界推介。你见到的,是它憨态可掬的模样;没见到的,是它带动当地近2万家农户养殖增收,是一条产业链兴旺一个乡村的画卷。

无论你是否见到了那一幕幕,总有一些暖意正在向你涌来。今年,重庆将继续办好15件重点民生实事:建口袋公园、建高品质生活圈、建“标准化菜市场”……正是细微之处的用心,诠释出一座城温暖每个人的诚心,把“民生为大”的理念一点点浸入城市肌理。

“把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让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习近平主席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的这一句暖心话语,正在变成一张张“民生清单”。期待这份来自春天的温暖早日萌发,让所有前行的人听见幸福拔节的声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