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皮肤上的“小火山”:疖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8:54:00    

疖痈,听起来像是个可怕的医学术语,但其实它就是皮肤上常见的“小火山”——红肿、疼痛,有时还会冒出脓头。

“疖”,就像一座小型火山,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的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它通常表现为皮肤上局部红肿、疼痛的硬结,再发展成锥形隆起,几天后中央会出现黄白色的脓头,最终破溃排出脓液,逐渐愈合。

“痈”,则更像是一座“火山群”,是多个相邻毛囊的严重感染。它比疖更大、更痛,常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痈的中央会出现多个脓头,破溃后形成蜂窝状的溃疡,愈合后会留下疤痕。

病因

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

诱因:皮肤损伤、卫生不良、免疫力低下、糖尿病等慢性病。

治疗

局部治疗:早期可通过热敷、理疗、外敷等方式促进炎症消退。外用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鱼石脂软膏)。

全身治疗:口服或静脉注射抗生素。

若局部有波动感,应尽早切开引流。

支持治疗:充分休息、营养支持、控制血糖等。

临床表现

疖:局部红肿热痛。

中心有脓头,破溃后排出脓液。

好发于头面颈背腋下等部位。

痈:大片红肿,边界不清,疼痛剧烈。

多个脓头,破溃后形成蜂窝状溃疡。

常伴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并发症

败血症、脓毒症等严重感染或局部瘢痕形成。

预防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皮肤损伤

增强免疫力,控制慢性病。

注意事项

避免挤压鼻周至上唇的疖痈(“危险三角”区域),挤压可能导致颅内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及时就医,减少并发症发生。

记者:苏珊 编辑:郑楚翘 校对:李莉 通讯员:吕士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