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气象台4月11日06时发布的沙尘暴蓝色预警,11日08时至12日08时,多地有扬沙或浮尘天气。我市气象台同日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11日傍晚至12日白天我市自北向南将出现4到5级偏北风,阵风6到9级。伴随强风,襄阳将遭遇沙尘天气,出现短时中重度污染。
沙尘来势汹汹,市民如何做好自我防护?襄阳市中医医院肺病科主任左明晏提醒,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要佩戴口罩,保护呼吸系统。根据实际情况,佩戴帽子、纱巾、防风眼镜等,保护裸露在外的皮肤、眼睛。
呼吸系统防护要点
左明晏表示,沙尘中混杂有有害颗粒物,可以沉积在人体的各个器官,尤其是呼吸系统易受侵害。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越长的小颗粒物,越容易进入呼吸道深处,危害越大,“相对来说,大颗粒物容易被鼻腔吸入支气管和气管,受到咽喉阻挡,沉积在上呼吸道,但它可通过纤毛运动,被推到咽部,随着人的咳嗽、打喷嚏排出体外,危害并不大。”
另外,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抵抗力较弱,当细小沙尘颗粒物中吸附着有害气体、重金属元素、有机污染物等有害物质,进入上呼吸道时,有害物质会对上呼吸道产生刺激和腐蚀作用,使呼吸道的防御系统遭到破坏,进而打开上呼吸道屏障。同时,细小颗粒携带病原体可能引发下呼吸道炎症,进而引发咳嗽、喘息等病症。
左明晏提醒,若出现持续刺激性干咳、痰中带血丝或胸闷气促超过24小时,需警惕尘肺急性损伤。此外,沙尘颗粒物沉积在皮肤上,也可能使皮肤腺和汗腺阻塞,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皮疹;颗粒物进入眼部,引起眼部异物感、流泪,甚至发展为结膜炎等眼部疾患,需尽快就医。
户外防护措施
“被影响的地区,沙尘天气应该尽量避免外出。”左明晏表示,如确需外出,市民需要佩戴好口罩,减少风沙对呼吸道造成损伤。尽量佩戴N95及以上防护口罩,可减少浮尘、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的吸入;佩戴防风眼镜、帽子、纱巾等防尘用具,避免裸露在外的皮肤造成损伤,如若风沙进入眼睛切忌用手搓揉,应尽快用流动的清水冲洗或滴眼药水,仍有不适应及时就医;在外出归来时,立即洗手、洗脸,洗脸时最好用温水,利于洗掉脸上的颗粒,清理鼻腔时可以用干净棉签沾水反复清洗,或者反复用鼻子轻轻吸水并迅速擤鼻涕,清理鼻腔残留的尘土,同时要避免呛咳。
除了面部清理外,身体裸露的部分也要清洗。有条件的应该洗浴,并及时更换衣服,保持身体洁净舒适。
室内环境优化
如果待在室内,市民也需要做好以下防护措施:及时关好门窗,防止沙尘进入室内;用湿拖把拖地、湿毛巾擦拭家具上的灰尘,保持室内清洁干净;适当洒一些水或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空气湿度,促使颗粒物沉降;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帮助清洁室内空气等。
中医调理方案
饮食调理。建议每日饮用1500-2000ml的温水,维持呼吸道黏膜湿润状态。推荐“三白润肺饮”(鲜百合30g+马蹄50g+梨1个煮水),配合黄芪山药粥增强卫气。左明晏特别提醒:“沙尘天忌食辛辣油炸,避免‘火助风势’加重呼吸道炎症。”
居家穴位保健。每日清晨起床后,用双手食指指腹按压鼻翼两侧迎香穴(距鼻翼0.5寸处),顺时针按揉200次,力度以局部酸胀为度,可增强鼻腔防御功能。选择午后阳气旺盛时段(13:00-15:00),取俯卧位定位肺俞穴(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两横指),用艾条悬灸15分钟,皮肤潮红即止,可提升肺脏排浊能力。晚间入睡前,取仰卧位暴露膻中穴(两乳头连线中点),掌心顺时针推搓穴位108次至皮肤微热,配合深呼吸疏导气机,缓解胸闷症状。
记者:赵玲
编辑:廖双玉|校对:王怡雯
责编:严巍|审核:刘德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