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道州发布】
随着春季到来,
动物发情期躁动,
狂犬病暴露风险显著增加。

2024年全国狂犬病报告病例数较2023年上升,这是17年来首次出现上升趋势。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人对伤口处理和疫苗接种存在严重误区——有人觉得“小伤口不用管”,有人打了两针疫苗就自行中断,这些都可能埋下致命隐患。今天,我们就来全面了解狂犬病暴露后的正确处置方法,让您在关键时刻能够保护自己和家人。
01
狂犬病暴露?三个级别要分清!
当您与动物“亲密接触”后,首先要判断是否构成“狂犬病暴露”。根据最新《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年版)》,暴露分为三个级别:
-
接触或者喂饲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舐为I级暴露。
-
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明显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Ⅱ级暴露。
-
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舐,或者开放性伤口、黏膜被唾液或者组织污染,或者直接接触蝙蝠为Ⅲ级暴露。
02
伤口处理:比打疫苗更重要的一步
“医生,我冲了两分钟,够了吧?”这是门诊最常听到的误区之一。实际上,规范的伤口处理跟疫苗接种同样重要,直接影响预防效果。
正确的伤口处理包括“冲洗-消毒-评估”三个步骤:
彻底冲洗:用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洁剂、专业冲洗液)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约15分钟,然后用生理盐水将伤口洗净,最后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尽,避免在伤口处残留肥皂水或者清洁剂。较深伤口冲洗时,可用注射器或者专用冲洗设备对伤口内部进行灌注冲洗,做到全面彻底。
消毒处理:伤口冲洗后用稀释碘伏或其他具有病毒灭活效果的皮肤黏膜消毒剂(如季铵盐类消毒剂等)涂擦伤口。如伤口碎烂组织较多,应首先予以清创。
伤口评估:伤口轻微时,用透气性敷料覆盖创面。伤口较大或者面部重伤影响面容或者功能时,应尽量一期闭合伤口。闭合伤口前应完成清创及被动免疫制剂浸润注射。根据需要进行伤口引流。

03
疫苗接种:不是打一针就完事!
目前我国采用两种接种方案:
5针法:注射当天、第3、7、14和28天各接种1剂
4针法:注射当天接种2剂(左右上臂各1剂),第7、21天各1剂
疫苗接种越早越好,最好在24小时内完成首针。但即使超过24小时,只要未发病,接种仍然有效。
对于III级暴露或免疫功能低下者,还需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这相当于“先派特种部队直接消灭病”,为疫苗产生抗体赢得时间。
04
特殊情况的处理建议
孕妇和儿童:可以安全接种狂犬病疫苗,疫苗不会影响胎儿发育或儿童成长。
再次暴露:全程接种后3个月内再次暴露无需加强;超过3个月需在第0、3天各接种1剂。
延迟接种:如果某针次延迟,后续针次按原间隔顺延,无需重新开始
来源:湖南疾控
编辑: 郑杰
一审:周流星 二审: 何骏革 三审:谢万波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