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新标准为我们提供了系统性指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8 18:41:00    

来源:光明日报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758项新修(制)订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作为地方高职院校,我们深切感受到新标准对破解职业教育痛点、重构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一个突出矛盾:为强化实践技能,公共基础课程被压缩,导致学生面对智能网联、电控系统等新技术时,常因数学、物理等理论基础薄弱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例如,在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教学中,学生能熟练操作检测设备,却对动力电池的电化学特性、热力学特性一知半解,难以应对复杂故障诊断。如何平衡“技能强化”与“基础夯实”,成为困扰我们的难题。

新专业教学标准的颁布,使我们豁然开朗。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新标准中,公共基础课程由原来的《高等数学》更改为《应用数学》,并新增《应用物理》《应用化学》两门课程,从“高等数学”单科独设到“数理化”三足鼎立,应用型基础课程的调整弥补了传统课程体系与前沿技术需求之间的断层,使学生从“会操作”升级为“懂原理、会操作”,能有效应对产业技术迭代带来的挑战。

新标准不仅破解了课程设置中“基础薄弱”的核心矛盾,更在多个维度为我们提供了方向性、系统性指引。比如,解决了实训室盲目建设的问题。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新标准明确规定需设立7个实验实训室,并对相关设备设施提出了具体要求,为学校实训场所建设指明了方向。新标准还解决了学校部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的困惑——培养目标由“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调整为“高技能人才”,更清晰地突出了职业教育以实践技能为核心的本质特征,明确了高职专科应更加专注于把学生培养为技能精湛的技术骨干、现场工程师等复合型人才,这一转变既满足了产业对“能工巧匠”的迫切需求,也为职教生实现“技能成就人生”梦想提供了有力支撑。

可以说,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为山东理工职业学院41个专业提供了专业教育的统一规范,推动新标准在学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中落地生根,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新标准强调课程体系构建要紧密对接产业发展。学校主动对接地方标志性产业链,围绕紧缺专业做加法、过剩专业做减法、优势专业做乘法、集群专业做除法,近3年动态调整21个专业,淘汰或升级了128门课程。特别是,新标准不再硬性规定课程设置的数量和课程名称,学校可以结合办学定位、区域和行业实际、人才培养需要,自主设置课程体系,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赋予了充分自主权。

新标准强调系统化设计中高本衔接。原标准中,中职、高职专科、职业本科的教学要求相对割裂,新标准则基于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首次系统设计三个层次的专业教学标准,实现了培养目标有机衔接、课程逐级深化,这为学校中高贯通、专本贯通等培养类型真正落地提供了有力指导,并为学生发展成长构建了“基础操作—技术应用—工程创新”的能力进阶链条。

新标准强调以数字化和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原标准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缺乏系统性规范,新标准明确要求结合人工智能等技术实施教学数字化转型。这将进一步激活职业院校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数字校园等改革项目建设,学校也将进一步完善机制、出台办法、搭建平台,促进人工智能在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创新方面发挥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作者:张隆海,系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校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