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为世界重载铁路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6:29:00    

【来源:西安网】

3月22日9时56分,河北沧州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黄骅港站迎来历史性时刻——随着调度人员通过智能调车系统精准操控双源制机车,将载有5394吨煤炭的列车平稳推送至翻车机对位点,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重载铁路智能调车系统成功投入运营。这是继重载铁路自动驾驶技术后,我国在铁路智能化领域的又一重大技术突破,为世界重载铁路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与传统调车作业相比,新系统实现了三大突破:一是作业模式上,将原先需要车站值班员、调车司机、连结员多人协同的室外作业,转变为“室内远程操控+立体智能监控”的新型作业形态;二是技术应用上,首次实现机车自主感知200米路况环境,完成精准加减速控制和停车对位;三是安全防护上,创新采用“5G+AI”路港协同作业“云防”技术,将人工巡检升级为智能联锁系统。数据显示,系统投运后车站年运能提升达1056万吨,作业效率和安全系数实现双提升。

多重效益彰显绿色发展新优势,该系统在经济效益方面:一是通过优化人员配置,有效缓解了重载铁路技术人才短缺压力;二是精准控制技术大幅降低轮轨磨损和车钩冲击,设备使用寿命显著延长。在生态效益方面:系统进一步强化了铁路运输“绿色引擎”作用,通过提升运输效率促进更多大宗货物“公转铁”,据测算,同等运量下铁路运输的碳排放仅为公路的1/7。这一创新实践生动诠释了“双碳”目标下的交通解决方案。

作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通道,朔黄铁路年运煤量超3亿吨,约占全国铁路煤运总量的1/10。智能调车系统的应用,使这条“西煤东运”大动脉的运输效能得到质的提升。特别是在冬季供暖、迎峰度夏等关键时期,系统通过智能化作业确保电煤运输“零延误”,为发电、冶金、民生供暖等领域提供稳定供给。这一创新成果充分展现了铁路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的科技担当。

重载铁路智能调车系统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对传统运输模式的变革,通过“效率+安全+成本”三重优化,强化铁路在大宗物流中的骨干作用,同时为“交通强国”战略和“双碳”目标提供支撑。其意义已超越单一技术应用,成为中国铁路货运大踏步迈向现代化的又一重要标志。(胡蕊、潘含星)

编辑:钱江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