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来浙博,走进画家笔下的桃花源,“再寻桃花源——任建国中国画作品展·杭州站”开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08:2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新怡 通讯员 李恬怡

“此次展出的中国画作品,皆是游子跨越万里,亲手系在故乡衣襟上的文化徽章。任建国先生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精湛的笔触,将中西方文化交融碰撞,创作出一幅幅极具生命力与感染力的作品,在国际艺术舞台上绽放光彩。”浙江省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纪云飞动情地说。

开幕式现场

4月27日,“再寻桃花源——任建国中国画作品展·杭州站”开幕式在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隆重举行。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余旭红,浙江省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纪云飞,著名画家、收藏家任建国、张莉夫妇等出席开幕式。

浙江省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纪云飞

作为“再寻桃花源系列”江南巡展的一部分,展览由“记忆重启”“乘物游心”“云海听风”和“桃花依旧”四个单元组成,展示任建国从20世纪80年代的工笔重彩绘画和21世纪基由“大写意”传统融入抽象化和表现性笔墨新语的“新写意风格”的水墨作品,呈现了他在水墨语境中持续追寻的自我对话与桃源理想。

“作为‘再寻桃花源’系列展览中体量最大的展览,本次展览共展出了100多幅中国画作品,还有40多件非常精彩的速写作品。”策展人王萌介绍道。

著名画家、收藏家任建国

桃花源这一经典母题,如何在“古意”和“今趣”之间不断推陈出新?

任建国用画笔给出了答案。

作为1978年央美国画系13位本科生之一,任建国受教于李可染、蒋兆和、李苦禅、叶浅予等美术名家,从此开启了他的艺术探索。

展厅之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宽6米、高近3米的《冬去春又来》,这是任建国第一幅横幅式大尺幅创作。

“我近年来水墨人物画的创作,是我几十年后‘重访’自己年轻时在中央美术学院与老师同学们一起下乡写生时的‘记忆重启’。”任建国说。

任建国介绍《冬去春又来》

在《冬去春又来》中,在自然节气变化之下,人物个个精神饱满,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50后”一代人的浪漫主义和乐观主义。

“在任老师的作品之中,山水和人物是相互融合的。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人间烟火由远及近,他以山水中的家园屋舍、梅林树木和菜地鱼塘为符号线索,用山水画的方式表达了对田园生活和土地情怀的热爱与畅然。”王萌说。

在开幕式上,任建国、张莉夫妇向浙江省博物馆捐赠了任建国国画作品5幅以及公元2-3世纪犍陀罗释迦牟尼灰石造像1尊。

“任建国先生将心血之作与珍贵藏品无偿捐赠给浙江省博物馆,这份慷慨之举、桑梓情怀,令人动容。”纪云飞说,据他透露,浙江省博物馆接下来将成立“国宝回家”联盟,对海外归来的文物进行甄别、鉴定、保管,并开展相应展览及活动。

纪云飞馆长向任建国、张莉夫妇颁发捐赠证书

再寻桃花源——任建国中国画作品展·杭州站

展览时间:2025年4月27日——5月11日

展览地点: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四层书画馆A/B厅

展览海报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