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网友发帖称
“好羡慕社会化程度很高的人”
引发了很多年轻人的共鸣
很多人跟帖分享了自己
难以应对职场交流和社交场合的尴尬

社会化
往往指的是个体开始步入社会
逐渐适应各种社会规范的过程
普遍意义下
一个社会化程度高的人
能很快找到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
顺利扮演各种社会角色
也会被他人视为更加成熟
但近年来
一些年轻人却反其道而行之
表现出对传统社会化的疏离
进入职场多年
一些年轻人依然尽量避免
与领导和同事的沟通交流
在一些职场社交场合
他们也普遍表现出不知所措和逃避的状态
生活中
越来越多的人只维持最低限度的必要社交
不少年轻人更愿意通过游戏或短视频互动
而非现实社交
群体性社交的比重在年轻人当中也逐渐降低
甚至让一些人感到“恐惧”
“年轻人社会化程度降低”
逐渐成为社会热议话题
在社交媒体上也经常出现
“年轻人应尽早完成社会化”
“教你如何提高社会化”等帖子
如何更好地融入社会成为“社会人”
仿佛成了年轻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难题
而在年轻人从校园步入社会的过渡中
大学这个理应帮助个体进行社会化的重要场所
从现实来看却缺乏相应的引导
无论是学校还是父母
都存在对学生过度干预的倾向
甚至在一些高校里
学生入学后依然遵循以前的方式拉家长群
这些都对年轻人做出自主决策
提高社交水平和储备进入社会的能力
起到了不利影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然而
对于当代年轻人社会化程度的降低
我们不能简单地视作懒惰或逃避
更不能定义成失败
与上一代人“主动融入社会”的生存哲学不同
当代年轻人或主动或被动地选择
“减速”甚至“暂停”社会化进程的背后
是社会结构、经济环境
与文化价值观深刻变迁的综合结果
反映了当前社会化的新形态
从某种角度来说
当代年轻人也在重新定义社会化
他们更加注重个人生活质量
不愿意为了融入某个群体
而牺牲自己的生活和个性
他们开始对传统职场文化进行反思
对一些不良职场规则和社会规则勇于说“不”
他们更看重“自我实现”
不再是“融入所有人”
而是“找到同频的人”
在他们看来
社会化不再等于“合群”而是“自洽”
社会化从来不是单向的适应
而是个体与时代的共同进化
与其担忧“这代年轻人怎么了”
不如思考“社会该如何更好地接纳他们”
我们应该给予年轻人更多自由选择的权利
和多元成长的空间
也要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更多支持和理解
帮助他们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
从依赖他人的孩子到值得信赖的成熟个体的转变
你认为自己的社会化程度高吗
你如何看待年轻人社会化程度降低的问题
评论区聊聊
来源:半月谈新媒体
策划:秦黛新
来源:半月谈微信号